5月26日,长沙知识产权法庭通报,认定“湖南利亚德”构成不正当竞争,需赔偿经济损失30万元。目前,“湖南利亚德”已更换了企业名称,并向原告利亚德赔偿了经济损失并登报致歉。
疫情之下,LED显示屏产业遭遇市场下跌与消费疲软,这也给了投机搅局者浑水摸鱼的机会,LED屏企以及经销商们一定要擦亮眼睛,防止“李鬼”泛滥。而在这一过程中,渠道商,特别是乡镇市场上的经销商们,更应该擦亮眼睛,避免中招掉进圈套之中。那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“圈套”呢?
一、厂家直接割商家的韭菜
随着市场竞争白热化,大量中小微LED显示屏工厂走到垂死挣扎的悬崖边上,总想着可以再混下去。但是,部分“歪路子”企业想的出路不是面向用户想办法,而是面向营销人员和商家“全员洗脑、喊口号、招大商,骗代理商,压货”,动不动就搞一个经销商大会等虚假活动,制定丰厚的政策回报:打款送海外旅游名额、提货政策直接奖励等等。一旦完成吸款、压货之后,就根本不再关心代理商和净销售的活路。
第二、李鬼公开抢李逵的生意
大量杂牌和小牌,还有少数假冒品牌,最近几年在一线市场上直接采取“一步到位”的低价格,借助一些宣传渠道,抢夺品牌企业的订单,诸如文章开头“湖南利亚德”就是如此。往往这些小品牌,甚至假冒品牌的低价产品背后,并不是基于技术创新和成本调整的降价,而是通过“偷工减料”、“以次充好”手段实现的,最终却是“低价低质”的产品坑害了消费者,损害了“李逵”的市场品牌形象,更透支的是中国LED显示屏产业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品质、信誉和口碑。
第三、概念包装取代真抓实干
都说“船小好掉头”。现实情况却是,在这2年的LED显示屏市场上,很多中小屏企一遇到市场寒冬,就会马上成为“两面派”:对内“砍费用砍成本砍投入”,采取休克式过冬;对外炒概念、包装品牌和产品,声称要给商家信心、给力量,却迟迟没有落地和执行。所以经销商们千万不要被“花言巧语”所蒙蔽,一定要认清一点:天上不会掉馅饼。如果一些中小企业突然加大“回款提货”的奖励力度,突然开始“史无前例”降价清场,都要冷静一下,仔细想想。
其实一线市场竞争越混乱,表明那些只想“浑水摸鱼”的劣质屏企越来越着急,不得不采取一系列“非常规”动作抢活路。正如业内人士所分析,“当前这种乱象频出并非偶然,而且可能会在短期内形成一股新高潮,这也意味着整个LED显示屏已经开始走到了一轮大洗牌、大清场的倒计时。因为所有行业进入门槛的推高,必然是以淘汰一大批假冒伪劣产品,以及投机拐骗工厂为代价换来的......”